习练陈氏太极拳小架拳的认识与体会(十)

习练太极拳缠丝劲时需要注意的事项(二):   腰为枢纽,手足相随。 太极拳缠丝劲以腰脊命门穴为枢纽,上通手指,下通足趾。 练拳行功时,身体同侧手足的缠法一般相同。 右手如是顺缠,右足一般也是顺缠;右手如是逆缠,右足一般也是逆缠。 左侧手足也如此。 比如“白鹅亮翅”式,右侧手足都是由收劲顺缠转为出劲逆缠,左侧手足都是由收劲逆缠转为出劲顺缠。 陈鑫先生曾说:“腰是上下体之关键。腰以上气往上行,腰以下气往下行。” 他又说:“上面手如何运,下面足如何运。”“中间胸腰随手足运,上下一气贯通。”

陈氏太极拳小架拳简说

      陈氏太极拳起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,由明末清初的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在祖传拳械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。 自陈王廷创造出陈氏太极拳之后的300多年间,陈氏太极拳演变发展出杨、吴、武、孙、赵堡等多种形式的太极拳。 但能够保持其原貌的,依然是至今仍在陈家沟流传的陈氏太极拳小架拳,当地称之为陈氏太极拳“小圈拳”。 最早的陈氏太极拳在家族的传授中只有一种练法,到陈氏第十四世,由于练习方法的不同,陈氏太极拳从拳架上出现了小架拳、大架拳之分,也就是拳架形式的小圈拳与大圈拳之分。 当时,代表陈氏太极拳小架拳的人物是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陈有本。代表陈氏太极拳大架拳的人物是陈家沟陈氏第十五世陈耕耘。 陈氏太极拳小架拳理精法密特点明显,拳架演练时讲求多走整圈少走弧线的拳法,讲求行拳时的宁低勿高行平线的身法,讲求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的劲法,讲求内在劲力的不断收圈的练法。 陈氏太极拳小架拳体系完整,包含拳架与器械套路及双人的推手与散手等诸多内容,其习练方法也严格有序层次分明,一直被陈家沟陈氏家族称誉为“书房架”。 随着太极拳运动的普及与发展,陈氏太极拳小架拳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和喜爱,愿陈氏太极拳小架拳能给喜爱她的人们带去健康、阳光、幸福与快乐。 Edit